第6期 模型学习的关键过程:预训练、微调和指令调优
欢迎回到AI编程深度专研系列教程!在上一期中,我们深入探讨了Transformer架构和自注意力机制,这是现代大型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。本期我们将聚焦于模型学习的关键过程:预训练、微调和指令调优,这些是构建强大AI编程助手的核心训练方法。
2.2.1 预训练:海量知识的获取
2.2.1.1 预训练的基本概念与目标
预训练是大型语言模型获取通用知识的第一步,通过在海量文本数据上进行无监督或自监督学习,使模型学习语言模式、事实知识和基本推理能力。
预训练的主要目标包括:
- 语言建模:学习预测文本序列中的下一个token
- 知识获取:隐式地从训练数据中学习世界知识和事实
- 表示学习:为文本创建高质量的向量表示,捕获语义信息
- 结构理解:学习文本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
2.2.1.2 主流预训练目标函数
当前主流的预训练目标函数主要包括:
-
自回归语言建模(Autoregressive LM):
-
掩码语言建模(Masked LM):
- 目标:预测被掩码的token
- 代表模型:BERT
- 优势:双向上下文理解能力强
- 实现方式:随机掩码15%的token,然后预测这些被掩码的token
-
去噪自编码器(Denoising AE):
- 目标:从损坏的输入中恢复原始文本
- 代表模型:T5, BART
- 优势:灵活的训练方式,同时支持理解和生成任务
-
对比学习(Contrastive Learning):
- 目标:学习将语义相似的文本映射到相近的向量空间
- 代表模型:SimCSE, E5
- 优势:提高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
2.2.1.3 预训练数据的重要性
预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对模型性能至关重要:
- 数据规模:
- 现代大型语言模型通常在数百GB到数TB的文本上预训练
- GPT-3使用了约45TB的文本数据
- 数据规模与模型性能呈正相关
- 数据质量:
- 高质量、结构化的数据能显著提升模型性能
- 低质量数据可能引入偏见和错误知识
- 数据清洗和去重是预训练前的重要步骤
- 数据多样性:
- 涵盖不同领域、风格和语言的文本
- 对于代码模型,包含多种编程语言和项目类型
- 平衡技术文档、代码示例和实际项目代码
2.2.1.4 预训练阶段的计算挑战
预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面临着巨大的计算挑战:
- 计算资源需求:
- 训练需要数千GPU/TPU小时
- 能源消耗巨大,环境影响不容忽视
- 专用硬件(如TPU)可显著提高训练效率